作為專注于“電池管理系統”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煙臺海博電氣設備有限公司自2010年開始布局“電池管理系統(BMS)”研發,于2014年正式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池管理系統,經過十余年的技術革新,在電池狀態估算、熱管理優化、故障診斷、主動/被動均衡等核心技術上全線突破,取得專利軟著70余項。搭載本公司自研電池管理系統,公司先后推出了后備儲能電池組、井下防爆電源、船用電池組、基于磷酸鐵鋰電池的交直流電源系統。
中科院電工所作為中國科技領域領頭羊,在分布式電力與儲能、微電網和智能電網等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科研實力,在數據處理、邊緣算法、可靠性/穩定性管控等諸多方面擁有領先的技術優勢。
雙方成立“電池管理系統(BMS)聯合研發項目組”,并設立“聯合研發中心”,發揮雙方科研開發和技術應用優勢,系統性突破技術瓶頸,加速技術轉化,研發出技術性能更高、適應性更寬、可移植性更強、穩定性更好的“堅強”軟硬件大平臺,助力公司系列產品走上更高臺階,始終處于行業領先。
2025年5月23日,在高新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煙臺海博電氣設備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在蘭悅國際酒店隆重舉行了“電池管理系統(BMS)聯合研發項目組”成立暨“聯合研發中心”落成揭牌儀式。
【政企研共聚】
煙臺高新區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于紅綾,煙臺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成克松,煙臺高新區科技創新局副局長楊靜,煙臺高新區智能制造及海洋產業招商中心主任李芳德,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唐西勝,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儲能組組長孫金柱,煙臺海博電氣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岳公友,煙臺海博電氣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峰,煙臺海博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龐靜等領導共同出席,合作雙方項目組全體成員、煙臺海博電氣設備有限公司中層骨干員工參加活動,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研發中心簡介】

煙臺海博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龐靜女士同大家分享了聯合研發中心的戰略藍圖與發展規劃,從技術攻關路徑到產業化布局,系統闡述了聯合研發中心以“技術領先、產業協同”為核心的使命擔當,推動電池管理系統從“功能實現”向“智慧賦能”躍升。
核心研發小組由中科院電工研究所7位博士及海博電氣9位資深軟、硬件工程師組成,明確研發方向,突破核心技術,協調各方資源,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產業化小組以海博電氣為主,對接市場與客戶,搭建供應鏈,支持量產與迭代,推動BMS技術產業化應用,實現商業價值。
聯合研發中心將圍繞電池狀態精準估計、全生命周期故障預警、在線析鋰檢測、數據匯集與智能運維等方向展開攻關,志在實現電池管理系統(BMS)從“功能化”到“智能化”的躍進。
【政企研發聲】

煙臺市高新區管委副主任于紅綾指出,近年來,煙臺高新區立足打造全市“創新創業引領高地、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基地、高質量發展示范樣板”功能定位。海博電氣作為高新區孵化培育的“創新尖兵”,中科院電工所作為我國電氣工程領域的“國家隊”,今天的簽約合作,是“科技國家隊”與“產業生力軍”的強強聯合,也是“實驗室”與“生產線”的無縫對接,必將在高新區這片創新沃土上播撒出無限可能。高新區將始終秉持“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的理念,為雙方合作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最寬松的環境、最堅實的保障。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唐西勝教授表示,此次與海博電氣合作,正是要將實驗室的創新成果與產業端的實際需求深度融合,共同破解電池管理系統在安全監測、壽命預測、能效優化等環節的"卡脖子"難題,打造覆蓋“電芯-模組-系統”的全棧管理平臺,成為全球BMS技術標桿,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煙臺海博電氣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岳公友先生首先對在海博電氣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給予長期關懷和支持的高新區各級領導、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對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的賦能表示感謝,對“電池管理系統(BMS)聯合研發項目組”的成立表示祝賀,并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表示,“聯合研發中心”的掛牌標志著雙方的合作是深遠和長久的,希望雙方的合作能夠成為資源互通、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合作典范,共同書寫產業革新發展的新篇章。
【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煙臺海博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龐靜女士、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儲能組組長孫金柱先生在高新區政府于主任和眾多嘉賓的見證下,共同開啟榮耀時刻,就電池管理系統(BMS)聯合開發項目,代表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揭牌儀式】

煙臺海博電氣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岳公友先生、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唐西勝教授在全場激昂的掌聲中,共同為“聯合研發中心“揭牌。
本次揭牌是“從0到1”的突破,而明天我們將邁向“從1到N”的無限可能。
【未來展望】
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讓我們:
以科技為筆,書寫綠色能源新篇章;
以創新為帆,破浪雙碳戰略新征程!